地址:沈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
22號路150號
電話:024-25326919
024-25326916
傳真:024-25326917
網址:www.obakki.com.cn
歡迎訪問【沈陽工業安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球罐分公司】網站!
今天是:
地址:沈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開發
22號路150號
電話:024-25326919
024-25326916
傳真:024-25326917
網址:www.obakki.com.cn
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,沈陽有一家施工企業,從來也沒有因施工任務發過愁,倒是經常為任務太多而鬧“人荒”。這家企業就是本報1989年曾重點報道過的“東方球王”——沈陽市工業安裝工程公司。
“三代鐵班子”興企
70年代初,當時的沈陽市工業安裝公司(以下簡稱沈安)沒有定型產品。為了“找飯吃”,他們曾生產過毛驢車,做過陽臺鋼窗。面對這一窘境,以公司經理陳興久為首的首屆領導班子大膽開拓進取,冒著極大風險,拍板決定大打球罐生產安裝攻堅仗,創建了公司的首個品牌。如今,在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7000多個球罐中,就有700多個是沈安人生產安裝的。從此“東方球王”的美譽傳遍了大江南北。
進入90年代,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,以第二屆公司經理郭樹生為首的領導班子,居安思危,果斷決策,同美國最大的輕鋼生產廠家巴特勒公司合作,投資千余萬元,新上一條輕鋼生產線,每年可生產各種型號的輕鋼產品3萬余噸,質量達到美國同類產品標準,為企業贏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。
近年來,以公司董事長鞠保義、總經理王長利為首的領導班子,不斷探索發展新路,在國內市場基本飽和的情況下,大膽開拓國際市場。經過努力,公司現已獲得國家對外經貿部的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資格,并于1999年4月成功地打進孟加拉,圓滿完成了孟加拉港煤氣球罐承建任務。經過多年的探索實踐,他們逐步形成了“人無我有,人有我精,人精我變,人變我轉”的市場戰略,從而使企業的發展空間不斷擴大。
沈安人為什么能如此長盛不衰,業內領導及廣大員工一致認為:關鍵在于沈安有個“三代鐵班子。”
與工人群眾心貼心
沈安領導班子不僅在生產經營上高人一籌,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心始終和廣大工人群眾貼在一起。沈安公司常年有1/3的職工在外地施工,北到黑龍江,南到廣州、深圳,施工現場每年都有一百多個。每年春節臨近,只要有成批的職工回到沈陽,無論是三更半夜,還是刮風下雪,公司領導成員都要親自去接站,把公司所有的小車都集中起來,把工人一個個送到家。
多年來,沈安各級領導對外地職工堅持做到婚、生、喪、病、嫁“五到場”,買糧、買煤、買冬菜、修房、換罐“五到家”;工資、獎金、藥費、勞保費、動遷費“五必保”。十幾年來,我們為赴外地工作兩年以上的近千名職工辦理了家庭財產保險,人身意外傷害保險。對考上大學的職工子女,每家嘉獎1000~2000元。
1999年,沈安公司首次打出國門,承攬了孟加拉6臺球罐的施工任務。當列車啟動時,職工們看著站在站臺上的公司領導,眼含熱淚,邊揮手邊喊:請領導放心,我們不會給安裝公司丟臉。到達孟加拉,正值7月酷暑,氣溫高達48攝氏度左右。工人們水土不服,酷熱難當,人人拉肚子,有的一宿拉10多次。經理吳平邊安排生產,邊照顧職工,每天晚上陪職工打點滴,直到最后一個人拔下針頭他自己才肯睡覺。職工吃不下飯,他就親自下廚。在孟加拉施工的日子里,沒有一個職工哪怕休過一天。國慶節到了,吳平從市場買來了一個舊彩電,組織大家看國慶50周年閱兵式。閱兵式激發了職工為祖國爭光,為企業爭光的豪情,僅用5個月就完成了按常規需一年完成的施工任務。孟方非常滿意,中國沈陽人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美好印象。
沈安公司津海分公司在天津施工,1999年完成施工產值1.2億。10月份總公司接到津海的報捷書后,馬上組織慰問團,帶著50瓶茅臺酒去工地慰問。晚上開完祝捷大會,職工們邊喝酒邊說,我一輩子也沒喝過茅臺酒,公司領導這樣關心我們,我們要給公司干出個樣。11、12月兩個月他們又完成施工產值2000萬元。
公生明,廉生威
多年來,“清清白白掌權,堂堂正正做人”,一直是沈安公司領導班子成員的準則。近年來,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多次拒收各種“好處費”和貴重禮品;在住房、獎金分配、晉級、子女安排上公開透明,真正做到了廉潔自律。去年,公司兩級班子精簡機構和裁減人員,其中就有4個班子成員的愛人被分流。
公司領導班子成員不僅平時堅持勤政廉政,在關鍵時刻和危急關頭更是挺身而出。1995年8月3日,沈陽暴發多年罕見的洪水,沈陽渾河河床下層1.3公里直徑2.2米的居民生活用水管線浮出水面,一處管壁焊縫已裂開3/5,管道內的高壓水像箭一樣噴射出來。在這危急關頭,公司黨委書記鞠保義、副經理趙晏祥一馬當先,奮不顧身地跳進湍急的河水中,用草袋子堵水引流,用身體堵草袋墻缺口,不顧被洪水卷走的危險,帶領職工連續奮戰6個多小時,及時排除了險情。
公生明,廉生威。三代鐵班子鑄造的“東方球王”,果然名不虛傳!本報記者 董子華